90-100(16/62)
北三环、北二环和东二环都有四合院要卖,全是胡同深处的院落,院子是明清产物,辗转几代之手,在大运动结束后才回到房主手中。“程太太,三套二进四合院,要价分别是两万三、两万六和两万八,三套三进四合院,要价三万一、三万五和三万七,具体的位置和四合院房屋示意图在这里,您看看想要哪一套,价格都能再往下谈谈。”袁文康有意同环宇集团攀上关系,现在能为程太太办事,自然上心。
林可盈只关心一点:“产权清晰吗?房子能顺利收回来吗?”
林可盈记得,那个年代的历史遗留问题很多。
大运动期间,许多人被批斗下放,私产也收归政府,再由房产局将房子租出去,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住处。
后来大运动结束,不少人陆续得到平反,房子也物归原主,但是产权问题成了一大难题,另一大难题就是许多租户不愿意搬出去。
以至于,房主表面上拿到了房子,其实也只能被迫继续出租房屋,根本赶不走里面的租户。
袁文康没想到程太太对此倒是了解,许多人就是一直在大陆,也不清楚其中隐藏的陷阱。
而他本来也是打算为程太太办好事的,早早就打听清楚,准备完全:“这几套四合院手续都没问题,政府还给房主,产权清晰,至于里面的租户,您放心,肯定能搬出去,不会影响收房。”
林可盈见袁文康说得肯定,倒也安心。
同时暗忖这位书中的男主角确实办事周到。
敲定让袁文康替自己办理购买手续,林可盈豪掷十八万人民币,也就是约五十四万港币,买下大陆首都六套四合院。
这时候的京市房价还没起飞,这六套四合院位置不错,甚至还有两套在以后首都的知名高价学区房,基本每套都能到过亿的价格。
林可盈与袁文康见面后回到家中,轻松愉悦地哼着歌。
前世的自己拼死拼活打工省钱,才买下一套属于自己的两居室。
现在的自己成了个小富婆,还是包租婆。
哪能不让人开心!
林可盈的好心情传染到家中仆人脸上,尤其是太太还买了好吃的糖水和小吃回来请大家吃,众人也面带笑意。
等程万廷谈完生意回家,见个个欢喜,忍不住询问:“今天这是怎么了?这么高兴?”
华嫂忙汇报:“太太心情好,请我们吃糖水和小吃。”
程万廷想到刚刚收到的线报,妻子下午和袁文康见了面,面色不由深沉了几分。
“老公。”林可盈见男人回来,指了指桌上的一碗绿豆沙,“这碗特意给你留的。”
程万廷抬手松了松领带,目光落在笑靥如花的女人脸上:“这么高兴?”
“嗯!”林可盈想到自己的六座四合院就想笑,以后不知道得多值钱,“袁文康办事真挺利索的,还想得很周到,我让他帮我办手续买六套四合院。”
对于这位书中男主角,林可盈相当认可。
毕竟,和书中有主角光环的人结交善缘,蹭蹭好运才是正理啊!
程万廷几不可察地蹙了蹙眉,转而将手中的几张纸页递了过去。
纸页放到茶几上,男人转身就走到墙边柜子前,拎着水壶往玻璃磨砂水杯中倒了大半杯温水。
举手投足间带着几分干脆利落劲儿。
林可盈好奇男人递过来什么东西,探身一看的功夫,却愣在原地。
茶几上几张纸页层层叠叠,最上方是加大字号印刷的几个字——房屋产权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