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2章 争夺军火(3/4)
另外,dp轻机枪还很便宜,售价仅仅为220美元,而国军最常使用的捷克式轻机枪售价为300美元,美军的勃朗宁bar1918轻机枪也要300美元。虽然重量大,不能更换枪管,但它使用47发大弹盘,火力持续性好,精度也不错。抗战初期,在台儿庄战役和武汉战役中,这种轻机枪发挥了巨大作用。据当时使用dp机枪的国军机枪手回忆,这种机枪的性能大大优于日军歪把子机枪,尤其火力上可以有效压制日军轻机枪,为国军在局部争取了一定的优势。
听郑卫国随口道出两种机枪的优劣,吴处长惊讶地说:“郑老弟,你厉害!竟然把情况摸得这么清楚!”
郑卫国笑道:“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嘛!”
吴处长也跟着笑了笑,又问道:“清单带来了吗?数量可不能太多,如今各部争红了眼,可要了哥哥的老命!”
郑卫国说:“带来了,请吴兄过目。”说着将早已拟好的所需物资清单递给了他。
吴处长看了看,奇道:“只要这么一点吗?”
清单上只写了37毫米战防炮四门,捷格加廖夫(dp27/dp28)转盘轻机枪80挺,炮弹和子弹要的比较多,然后是182副马具。马具除外,剩下的也就是一个师的份额,所以吴处长会觉得比较少。
郑卫国解释说:“参座说集总这回不打算要俄国货,所以这上面就我们33师一家的。”
吴处长松了口气,说:“只要这么一点儿的就好办了,我会尽快跟后勤部门联系,争取在郑老弟离陕之前分配妥当。”
郑卫国大喜,说:“那太好了!吴兄,听说军委会还进口了一批德式口径的武器?能不能透露一二?”
吴处长哈哈一笑,说:“郑老弟果然消息灵通。我就说你怎么只要了这么一点儿,敢情在这儿等着我呢!”
郑卫国笑道:“我哪有什么消息,这些都是参座说的。参座觉得俄式武器傻大黑粗,不如德式武器精细,口径也不匹配,所以不惜放弃俄式武器也要多弄些德式武器。”
吴处长有些为难地说:“参座的想法是好,可是这批武器是狼多肉少,上上下下,方方面面都盯着呢,想要争到手可不容易啊!”
郑卫国说:“能不能到手,总要争一争才知道。”
吴处长揶揄道:“怎么,郑老弟也想弄一份?如今物资紧缺,想弄两份儿可不容易啊!”
郑卫国笑道:“正因为不容易才要请吴兄帮忙!吴兄,你给说说,这里面倒底有些什么武器?”
吴处长说:“有一批七九口径的步枪,启拉利、捷克式、比利时造三种轻机枪,捷克式重机枪,大炮有”
郑卫国忙道:“等一下,捷克式重机枪已经到了?有多少?”捷克式重机枪即zb37,跟zb26轻机枪是同门师兄弟。就质量和性能而言,zb37应该是二战时期最好的重机枪了。
吴处长想了一下,说:“三百多挺吧!”
郑卫国说:“别的武器也就算了,启拉利轻机枪和捷克式重机枪得弄些!”
根据他的计划,启拉利轻机枪是要改装成突击步枪的,捷克式重机枪性能优异,能为部队提供压制火力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吴处长说:“难!”
郑卫国摆摆手,说: